二、Out
这里的Out也有两重含义,一是指
Display Output(显示输出),二是指
Wave Out(音频输出)。
1、
Display Output(显示输出)
从字面意思就能猜到,这里是指如何将播放器的状态、内容,以及查找、设置等显示出来。家用的简单,直接在播放器上加一块屏就可以了。但车用的就需要考虑播放器的安装位置,如果装在主机位置,尚且可以通过改变中控台模具来实现不同车型的匹配;但如果播放器装在其他地方,比如手套箱、座椅底甚至尾箱呢?因此,车用的播放器必须设置一个独立的视频输出接口,以方便连接显示屏。
(1)将显示内容通过视频接口显示在原车的dvd屏(如果有的话)上。好处是够“原装”,不好的是由于各种车型的dvd屏的尺寸和分辨率不一样,视频输出的设置方面需要顾及周全,否则要么一些内容看不到,要么显示尺寸太小,看不清楚。
(2)增加一个选配件,就像阿尔派的C800一样,即既带有显示屏又有功能按钮,通过连接线接到播放器上。好处是显示效果可控,部分简易的输入指令也可轻松设定。坏处是这个类似C800的选配件,带着一根长线,到底装在哪里好呢?而且,这个选配件的体积、面积、重量,都要有很繁琐的要求,否则会对车用内饰视觉效果造成严重影响。
(3)增加一个选配件,即后视镜显示屏,要注意的是这个显示屏只有显示功能,不带按钮,指令输入还是在遥控器上。这样做的好处当然是显示效果可控,而且由于在车顶,接线可以从车顶走,不像上面第二点,显示屏的线如何埋线成为一个难题。
(4)使用平板电脑或者手机,通过软件来实现远程控制,相当于一个无线的显示屏,相较于上面的三点,优势实在有些大;尤其是当使用DLNA(Digital Living Network Alliance,数字生活联盟)标准来实现其对播放器的控制时,其便利性更是秒掉上面三点几条街。问题是现在DLNA对无损音频格式的支持还不是很充分,如果采用自行开发的协议,开发、维护的成本和难度都非常高。
(5)还有一个“无招胜有招”的方法,就是跟苹果的shuffle一样,完全不提供显示输出。且看看苹果公司对于shuffle的想法:(摘自互动百科)
“
IPOD Shuffle的推出,其实是APPLE公司想推广自己的随机播放的理念,因为‘Shuffle’就是随心随意随机的意思。其实APPLE公司就是想把这一理念推广到如今繁忙的城市生活中去,让人们活得更随心随意,不要受到拘束,就连听音乐也不用太刻意去根据一个顺序播放,听到什么是什么,仿佛一场音乐冒险。”
“一场音乐冒险”,多么好听的词汇,而实际上shuffle在欧美国家的销售情况远比国内理想,可见我们还是更多的习惯于“所见即所得”。还有一点就是shuffle的理念在500M的mp3 中固然显得突出,但车用音频播放器由于带有USB接口,其扩展容量可以高达1T以上,那拥有者还会将时间浪费在自己一首首歌在电脑上选好吗?
2、
Wave Out(音频输出)
这个也很好理解,就是指音频信号的输出方式。目前民用常见的音频输出有三种:一是高电平输出(也叫功率输出),可以直接接喇叭;二是低电平输出(也叫RCA输出或前级输出),需要连接功放再推动喇叭;三是数字输出,有同轴和光纤两种方式,需要接音频解码器做解码。
前两种方式,车用和家用最大的分别在于“路”数(即Channel数量)的不同。无论高电平还是低电平,家用立体声系统一般就是左右两路输出,只有家庭影院才有多路输出;而车内由于“约定俗成”的“兼顾后排乘客”的传统,高电平常有4路输出,低电平更是有6-8路输出,这也是很多家用、便携数字音频播放器不能直接用于车上的另一个主要原因。
至于数字输出,就要配合车用的音频解码器使用了。目前车用带数字输入的音频解码器并不多,来来去去不外乎先锋的ODR系列、阿尔派的H系列、ARC DSP8、Audison Bit One等音频处理器,抛去最终的音质及效果,选择依然是很少的。但随着数字播放的普及,这类音频处理器肯定会越来越多,因此车用的音频播放器,是必须要保留数字输出接口的。
关于输出的最后一个问题:车用无损音频播放器,是否每个产品都必须带着这三种接口呢?个人的看法是不能贪多求全,因为体积的问题,高电平输出所带来的总体功率、干扰、散热等负面因素不能忽略,实际上要想声音更好,单纯的数字转盘(就是只有数字输出)是最理想的;但因应汽车音响改装市场的现状,高电平输出反而是最实际的。因此,不同的音频接口组合,可以作为产品的不同定位使用;如果能够像一些阿尔派主机一样,用户使用其他接口时,可以通过设置将高电平输出屏蔽,那就更好了。
三、
Process
这里的Process,指的是音频处理,包括File Format Support(文件格式支持),以及Digital Sound Process(数字声音处理)。
1、File Format Support(文件格式支持)
数字音频文件这两年的发展,可以用“卫星发射”来形容:“高清音频”格式从理论到实物到音乐资源,都呈现了几何级数的增长;所带来的其中一项影响,就是今天的无损音频播放器所需要支持的文件格式比过去越来越多;但也许18个月后(墨菲定律),就可能有一大批音频格式不能支持了(举个例子:“blu-ray audio(蓝光音乐)”粉墨登场,一张专辑将近50G)。以下我先整理一下现今比较流行的数字音频格式,它们主要分为三大类:
(1)基于“CD格式”的音频文件格式
CD问世10年后,基于“CD格式”的各种有损、无损压缩音频格式开始渐渐涌现,至今仍是主流。他们的生成是从CD抓轨得到的“非压缩”16bit/44.1kHz的WAV文件,再通过某种算法对WAV文件进行压缩,就得到了大小不同音质也不同的音频文件。他们的分类如下:
非压缩:WAV,一张专辑的大小约为600-750M。
无损压缩:APE、FLAC、TTA、AU、WavPack等,根据不同的算法以及压缩比的不同,一张专辑的大小从250M到400M不等。
有损压缩:MP3、WMA、OGG、AAC等,根据不同的算法以及压缩比的不同,一张专辑的大小从90M到200M不等。
(2)双声道高清音频
CD格式的采样精度只有44.1kHz,位深只有16位;当音频文件的位深和采样精度比CD格式高,无论是16/88.2还是24/192,我们就统称之为“高清音频”。尽管文件的后缀名是WAV或者FLAC,但它们的大小比CD格式要大得多,比如24bit/192kHz的数字音频文件,一张专辑的大小约为4G。常见的双声道高清音频文件包括WAV、FLAC、ISO(SACD)、ISO(DVD-Audio)等。
(3)多声道环绕音频
数字化多声道音频,本来是作为数字化电影院的必备设备,Dolby(杜比)、THX与DTS(Digital Theatre System,数字化影院系统)是其广泛应用的一种多声道有损压缩编码方式。10年前开始,陆续有国外机构将其应用于单纯的多声道录音、直播上,取得了非常大的反响。如今,名目繁多的环绕模式、增混方式等层出不穷,也有DTS-HD Master Audio这个真正意义上的无损压缩编码,普通用户要想搞清楚这之间的关系实在不是一时半会儿的事情。
除了上面三种格式,一个无损音频播放器还必须支持一种特殊的文件格式,它的名称叫做“cue脚本”,文件后缀名是.cue,大小只有1、2k。通过cue脚本,我们可以方便的将一个集成多个音乐片段(track)的音频文件虚拟划分为多个原来多个音频片段,而无需直接分区该集成音频文件;除外,也可以记录整个音频文件和每个分轨的描述信息。无论是wav、ape、flac或者mp3,只要这个文件是从光盘整体拷贝的,那么没有cue脚本,就不能对这个文件进行分轨播放,更不要说切割了。
以笔者多年以来使用家用、便携无损音频播放器的经验,音频文件的数量、音频文件的码率、无损压缩比、是否需要虚拟分轨、是否需要“升频(就是将16bit/44.1kHz的文件利用算法实时加工为更高码率的文件进行播放)”等,都会对整体使用的流畅性带来显著的影响。车用无损音频播放器必须采用分离式的人机界面,所处理的I/O指令更为复杂,对响应速度要求更高,因此,如果屏蔽某些不是太常用的格式和码率,以提升整体的流畅度,是一个可行的做法。特别是当作为数字转盘输出时,目前车用最高端的解码器也不过24bit/96kHz,而且就算能解码,决定汽车音响最终效果的短板也并不在音源上,故而量力而为,“死守”16/44.1(或者24/48)并不会招来多少恶评,最多少了些宣传上的噱头而已。
2、Digital Sound Process(数字声音处理)
数字声音处理是改变“实际听音效果(也就是‘音效’)”的一个重要和常用途径,基础的处理包括EQ(均衡器)、reverb(混响)、time alignment(时间校正)等;一些固定的EQ、混响组合会被封装为诸如rock(摇滚)、classic(古典),还有我们最常见的LOUD(等响度补偿)等等提供给用户选择;还有一些有着各自厂商专利的组合,则会以各种名字出现,比如alpine自带的MX模式、先锋自带的BBE……这些数字声音处理都提供了改善音效的便捷途径,但车用无损播放器,还是在于上面提到的Display Output并不固定,因此过于复杂的如图形均衡器等,显示起来就会出现兼容性的问题。因此,数字声音处理的功能,个人觉得可以采取“一键选择”的方式,就是预设几条综合的曲线,由用户通过遥控器去选择是否用、用哪一条。
没有,行不行?不仅行,而且,真的是作为高端数字转盘存在的话,所有的数字声音处理功能都不应出现。前面提到,这些处理改变的是“音效”,而不是“音质”。很不幸的,每一次声音处理过程,就是对音质的损害过程。特别是廉价的DSP芯片,其互调失真之大,令人咋舌。与其勉强去做,不如不做,而将设计资源放到“人机界面”那里去。
以上就是我对真正的车用无损音频播放器的设计要求的粗浅认识,敬请各位指正。
推荐阅读:
什么是汽车音响中的桥接 细说车载功放桥接原理
更多讨论请点击:
http://bbs.carcav.com/read-htm-tid-889317.html
官方微信开通 打开微信扫一扫 |
|
|
分享到